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登陆 注销 注册 手机版
】 【关闭
林氏源流
来源:尤溪姓氏志 | 2010/10/26 | 阅读:

一、渊源

 据史籍记载,林姓主要有三个源头,均源自河南。

唐代《元和姓纂》及《林氏正宗源流族谱》有近似的记述:林姓为比姓之子姓。商纣王帝辛的叔父比干,官封少师,因屡进忠言直谏荒淫无道的纣王,被纣王剖腹挖心处死。其遗腹子泉随母避害于长林石室之中。周武王姬发灭商纣王建立西周王朝后,念比干的忠直不阿,即以泉避难于长林石室而赐他林姓,并赐名坚,封为大夫,食邑博陵(今河北博野、蠡县东南一带)。比干之子林坚遂为林姓始祖。据《史记》载,比干为沫邑(今河南淇县以南)人,故林氏最早起源于河南淇县,至今约3100年左右。

另一支林姓出自姬姓,为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初周平王姬宜臼之后裔。宋代郑樵所纂《通志·氏族略》载:“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东周平王建都洛阳,故此支林姓源自洛阳。

还有一支林姓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魏书·官氏志》记述,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从山西平城(今大同)迁都洛阳后,命鲜卑族人改用汉姓,把代北(今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一带)的丘林氏改为林氏。因孝文帝改姓于洛阳,故此支林姓属源于洛阳。

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徙,林姓在唐代以前就逐渐成为西河(今陕西东南、山西西南、河南北部等地沿黄河一带)、河南(今河南洛阳东北部一带)、南安(今江西南康、大余一带)、晋安(今福建东南部)、博陵(今河北博野以东一带)等地的郡望。林姓不但是汉族人口大姓,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延用的姓氏。

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林禄奉敕为晋安郡[今福建东南部福(州)泉(州)一带]郡守,举家入闽定居。林禄卒于官,追封为晋安郡王(葬于惠安涂岭)。其后裔散居侯官(今福州)、长乐、连江、南安、德化、漳浦等地。林禄之十六世孙林披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及第,官任太子詹事,所生九子皆官至刺史(州牧、知州),故其派系被誉称“九牧林”。林禄繁衍的后裔遍布福建各地成为省内林姓最大支派,称为“闽林晋安世系”。该支派源于西河林姓郡望。

二、入尤与定居

据林姓各宗谱记载,尤溪县林姓基本属于“闽林晋安世系”之后裔。据载,最早期入尤定居者为汤川乡溪滨村竹溪水尾龟溪自然村(原十九都君竹溪)林姓。始祖梅阳于北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年)由梅邑(今闽清)锦阳里入迁。后有从永福(今永泰)、侯官(今闽侯)、德化、南平等县(市)入迁定居,从宋到明前后时间跨度约600余年。因入尤时间、地点不同形成各支派。

(一)从闽清入尤定居

汤川乡阳星、黄林、白漈,溪边村下厝,洋中镇水圳、漈口,联合乡联南林姓

据谱载,汤川阳星村林姓始祖林梅阳于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自梅邑(今闽清)锦阳里林店迁至十九都君竹溪水尾龟溪(今溪滨村竹溪)定居,其三世孙林迁留居竹溪,林运举家迁居玉沶下坂,后居上坂(今阳星沶下),今有人口350多人。后林运九世孙林必兴自阳星玉沶迁至汤川赤墓下林,后又迁黄林金洋,建祠立祖,其后裔散居黄林各自然村,至今繁衍人口1140余人。金洋林姓后裔十世孙林日上分支十九都溪坪,后迁小山兜;十一世林自扬迁联合联南村山坑;十七世孙林孝能、林孝溪兄弟俩迁洋中际口潭边;九世孙林新义迁居廿一都塘下(十三世孙林阿整回迁金洋)。白漈村林姓始祖林宗禋为梅阳之十五世孙,由阳星(沶下)迁入定居,今有人口450多人。溪滨胡椒垅祖后裔林养才,于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迁同村下厝自然村定居,今传28代,人口340余人。

洋中镇水圳村林姓始祖林祖俊,于清嘉庆年间携子能捷、能旺由汤川白漈入迁长岭自然村。洋中漈口村林姓部分由闽清县入迁。

联合乡连云、吉木,梅仙镇登第林姓

联合乡连云村林姓始祖林朝凤,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由闽清入迁定居立基;其后裔林辉,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连云分支入迁吉木村前桥头自然村开基;其裔孙又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分支迁同村牛眠坑自然村定居。

梅仙镇登第村林姓始祖,于民国27年(1938年),由联合乡连云村林姓裔孙入赘定居。

西滨镇华兰,溪尾乡溪尾,梅仙镇汶潭林姓

西滨镇华兰村林姓始祖,于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由闽清入迁定居;其三十四世孙林应虞,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华兰分支入迁汶潭村厚地坪自然村开基立祖。华兰林姓后裔林洪秋,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由华兰分支入迁十八都溪尾洋(今溪尾村)定居繁衍,今人口180多人。

(二)从永泰入尤定居

汤川乡溪滨竹溪、珠溪、香林,中仙乡剑溪、安宁岐尾、竹峰,城关镇新洋、腾洋,西城镇联建,洋中后楼、丹坑,西滨七斗林姓

汤川溪滨竹溪林姓始祖林学履,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由永福县(今永泰县)大洋乡洋尾迁入尤溪十九都君竹溪(今溪滨村竹溪),林国政开支溪滨立祖,今人口近900人。

中仙乡剑溪村林姓,始祖孔四(字淑明)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汤川溪滨竹溪迁永福(今永泰)县城南门新安巷,其后裔回迁尤溪中仙剑溪村峙峰(今寺坑自然村)。今人口分布同村小坂面、寺坑、火为等13个自然村,共1090余人。

西城城联建村林姓始祖林尚伟为汤川溪滨陈姓孝房十三世孙。明万历年间,敕授江西布政司都事,服官三载,因亲老告归卸任,带第八子陈万京从溪滨君竹溪迁至七都秀溪墘面洋(联建村尾)开基立祖。

城关镇新洋村林姓始祖林仕昂,为溪滨竹溪林姓始祖十三世孙,于明末(或清初)由竹溪分支(属济南堂祖)入迁新洋村开基立祖,今发展人口380多人。

城关腾洋村林姓与新洋村林姓同由竹溪(属济南堂祖)入迁定居,今人口30多人(入迁始祖、时间不详)。有6人迁居梅仙镇梅营村定居。
中仙乡安宁村歧尾自然村林姓,始祖林国机于清康熙年间由汤川溪滨竹溪自然村迁入,定居立祠(属济南堂),今人口130多人。中仙竹峰上溪边自然村陈姓亦迁自汤川溪滨的竹溪自然村。

林孔五从竹溪迁汤川珠溪,林孔八迁洋中后楼,林孔九迁洋中丹坑,林孔十迁西滨七斗。

林仕珍迁城内,后裔迁汤川香林。

林文台迁西城秀溪,林维文迁新阳龙益(以上迁移均未提供时间)。

坂面乡古迹村林姓

坂面乡古迹口林姓,始祖林变于唐会昌二年(842年)由莆田入迁永泰洑口,其三世孙林注入迁坂面古迹口村立基,为古迹口村始祖,今有人口340余人。

(三)由德化入尤定居

坂面乡仁厚大演、永坑、后坑、青坑、大坪、京口、蒋坑、正山,新阳镇高士,梅仙镇玉石、下保林姓

坂面乡仁厚村大演,始祖林大三约于南宋初由德化杨梅乡大蛇迁入二十八都大演(今仁厚村大演),至今约900余年,今人口450余人。林大三生10子,其次子万二公由大演迁廿七都湖美溪(今属青坑村);始祖二十三世长孙林应献迁陈它洋自然村定居。献之长子由青坑迁常山崎头山自然村定居;次子仕逊迁常山溪北欧樟,后又迁大坪村定居。今青坑村林姓人口480多人,大坪村70余人。万三公由大演迁蒋坑坑口(今双坑口)自然村,后又迁京口村定居立祠,今人口430多人;其后裔有部分留蒋坑村定居,今人口220多人。万十公迁二十七都林厝坑(今属正山村)定居。万十公生7子,后仅剩元六与元七俩子,元六迁翁婆岭(今仁厚村下隔)定居;元七在附近云路坑(属正山村)娶郑氏女为妻,定居云路坑,其次子林崇保回迁林厝坑定居。今正山村林姓人口910多人。

新阳镇高士村林姓,始祖林天禄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由廿八都大演(今坂面乡仁厚村大演),迁入石龟渡(今石龟自然村),定居立祠。其七世裔孙仁六公,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迁入梅仙镇玉石村定居,今人口90余人。其三世孙德十公(属闽林四十八世)迁入梅仙镇下保村定居立祠,今人口1100多人。

中仙乡东华漈头、上漈,西华、善邻、安宁,新阳镇中洋村腾坂、夏阳村兑坑、台溪乡漈坑,西城镇上源(山畴)村林姓

中仙乡东华村漈头林姓,始祖林变于唐会昌二年(842年)由莆田入迁永泰洑口,其八世孙林发肇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由洑口迁德化杨梅大蛇,九世孙林天宝因避难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7年)入迁东华漈头自然村开基立祖,今有人口340多人。

东华村上漈自然村林姓,始祖林扬休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由德化杨梅大仓堂入迁尤溪廿八都大演(今仁厚村大演)定居。其九世孙福五公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迁四十九都腾坂下树林(今中洋村腾坂)定居。十七世孙(福五公八世孙林文兴子)林招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迁中洋兑里(今夏阳村兑坑)定居,立祠“积善堂”。二十一世孙林三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由中洋兑里迁入东华村上漈自然村开基立祠,今有人口300多人。

西华村山坪自然村林姓,始祖(名无考,为林禄四子林期之后裔)约于南宋末期由德化杨梅乡云溪村迁入定居,至今已传25代,人口170多人。同村溪头坂自然村林姓,始祖林广茂约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迁入开基立祖。至今已传17代,人口50余人。清嘉庆年间,裔孙林中阑迁西华自然村建房定居。

善邻村山坑自然村林姓,始祖捌捌公约于明洪武年间由德化杨梅乡大蛇入迁同乡云溪村,立祠“埔上堂”。明正德年间,裔孙长四公迁入山坑上隔定居。其五世孙天寿、天祯两兄弟于清康熙年间在上隔建祠立祖,今人口120多人。

安宁村安宁自然村林姓,始祖林方四由德化杨梅大蛇入迁(属“西河堂”祖),今人口320多人。台溪乡漈坑狮姑坑自然村林姓,始祖林仪表(捌柒公)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由德化杨梅乡大蛇迁入定居立祠。其后裔林长生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由狮姑坑分支迁至台溪村古山自然村定居立祠。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台溪乡园兜村林子康迁尤溪五都山羊城(今西城镇上源村山畴自然村),现有人口200多人。

城关镇下村、石路林姓

城关镇下村新路下林姓,始祖林大羲于清康熙年间由德化永丰里音林口入迁当时八都五墩村新路下(今新路下自然村)开基立祠,今有人口250多人。

城关镇石路村林姓,始祖林承伯由德化县先入迁八都草头洋,后迁入石路村定居立祠,今人口50多人。

坂面乡永坑、后坑林姓

永坑村林姓,始祖林元安(入闽始祖二十五世孙林献巧长子)、林盛蔼(二十五世孙林文分次子),先后于清乾隆年间由德化县盖德乡林地村迁入永坑村林兜垅、佳垅头自然村,开基立祖,建凤山堂、福隆堂二祠,今有人口220多人。

后坑村林姓始祖由德化县葛坑乡龟洋迁入定居,今人口110多人。

(四)从闽侯入尤定居

新阳镇中心村下白泉、下桥、溪东,管前镇东上、真地,西城镇上源(前埔),坂面乡吾园、永坑、萧坂,台溪乡福廷坑、象山林姓
中心村下白泉林姓,始祖源于闽侯石井,为入闽始祖林禄后裔林朗。约于北宋初或早至唐末就已入尤,定居于当时常平乡进溪里白泉村(今中心村下白泉),属闽林“大龙堂”支派。今林氏后裔大部分已外迁,其中林小拾由下白泉迁居下桥,立“新庆堂”,已有人口1600人。

管前镇东上村林姓,始祖昺五公于元至大三年(1310年)由新阳镇中心村(白泉祖)入迁定居;中心村白泉祖后裔昺二公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迁至管前真地村定居立祠。西城镇上源村(前埔)林姓始祖林一万,于明初由管前入迁定居。

坂面乡吾园村林姓,始祖林文善(字名成)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新阳镇中心村(白泉祖)入迁定居立祠,今人口540多人。其后裔有部分由吾园分支迁移至萧坂(原廿七都丁昌),定居立祠。林元安由德化县林地村迁移至永坑村,在马头垵安建“凤山堂”(后改“发隆堂”),裔孙林盛蔼分支永坑佳垅头建“福隆堂”。部分后裔散居华园村。今萧坂林姓人口300余人,华园40多人。

台溪乡福廷坑村林姓,始祖林四六为六都白泉(今中心村下白泉)祖二十一世孙。后裔又开支象山。

(五)从大田县入尤定居

八字桥龙湖村林姓

八字桥龙湖村林姓,始祖林长茂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由大田县四十五都广平(时为尤溪县地)入迁龙湖村揽底自然村定居,今人口12人。

中仙乡华口村林姓

中仙乡华口村林姓,始祖林晚为大田县林兜(时为尤溪县地)林姓五世孙,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入迁华口洋头自然村,定居立祠,今人口近300人。

坂面乡下川村林姓

坂面乡下川村林姓,始祖林廷八、林廷九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由四十五都岩兜(嘉靖十五年划归大田县)迁入廿四都长灌李林(今下川长灌自然村),后林廷九开基下川立祖。今传20代,人口近1700人。

(六)从永安入尤定居

联合乡吉木,梅仙镇源湖林姓

联合乡吉木村林下自然村林姓,由永安(市)城区五坪村(现燕西街道)迁入定居。

梅仙镇源湖村林姓,于清代由永安清水乡过坑村入迁定居立祠。

(七)由漳州入尤定居

梅仙镇半山村、城关镇新洋拱桥头林姓

梅仙镇半山村林姓,始祖林翰华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漳州府龙溪县二、三、四都枝摇社新窑尾迁入,开基立祖。今人口1100多人。

城关镇新洋村拱桥头(华口溪)自然村林姓,始祖林汉荣系林朗之十一代孙,约于清初由漳州府漳平县感化里竹林后,迁入当时的八都甲霞村拱桥头(今华口溪自然村)定居,今传10余代,有人口20多人。

(八)由南平入尤定居

西滨镇科竹、彩城,双洋、西洋、三连,洋中镇龙洋、后楼林姓

西滨镇科竹村竹溪林姓始祖(入闽始祖林禄三十三世孙林善齐之裔孙)林埜,于明正统至景泰二年(1451年)任尤溪县主簿,后由南平杜溪里(今属南平市炉下镇)迁居于西滨镇科竹村竹溪自然村。其第五子孝五公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由竹溪迁居大地头小园底(今彩城大地头),定居立祠。孝五公生五子,分为五房。其三房子孙回迁科竹。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孝五公携次子宗英由彩城迁居洋中镇龙溪(今龙洋村)上保,后迁后楼村圳头肇基立祠“青山坊”。林埜三世智房裔孙,从彩城迁居双洋村村尾自然村。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后楼林姓后裔林光统(林埜十四世孙)携次子由后楼迁西滨镇双洋村定居;林光固(林埜十四世孙)由后楼迁西滨镇西芹村(原称大扶林),后迁西滨镇三连村定居。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林永璲(字邦玉,林埜七世孙)由科竹竹溪自然村迁居西滨镇西洋村,定居立祠,建“竹溪村大厝“。

(九)由福清入尤定居

梅仙镇梅营村林姓,始祖朝仪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由福清江镜乡林厝迁入,肇基立祠(当时由福清群迁梅营定居的有余、何、蔡、郑、林、黄、庄、施、薛、卓、陈11个姓氏,称“凤翔营十一姓”),今传13代,人口130多人。

(十)由永春入尤定居

城关镇六角井、水东村林姓

城关六角井(济南郡)林姓,始祖林士惟(父林良吟)于清光绪间由永春县携两子入尤经商。后其裔孙林述吉、林述瑞定居于城关兴贤坊义井巷(今建设东街六角井)。今传7代50余人。

清康熙卅八年(1699年),林启智自永春县旗鞍乡开基尤溪七都小溪乡集贤坊住居,清道光年间,后裔林新福移居水东村居住。

三、迁移

(一)汤川溪滨村竹溪祖林姓迁移

三世林迁因兄林运在京为官,触蔡京事,误传夷族,恐波及其宗族,散避永福大洋(今永泰大洋)定居。

七世孔一、孔十一迁居福州南门外螺州

孔二公林槐迁居闽清县五都(今塔庄乡)炉溪村。元末传至三世林剑公,迁同都茶口村,今传22代,7500多人。

孔三公迁居闽侯县尚格村,后裔转迁闽清县省璜乡可河村、南坑村。

孔四公(字淑明)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居永泰县城南门新安巷,今传24世,270多人。

孔七公迁居永泰嵩口巡口(今属嵩口镇),后裔迁东洋村、蓬坑村,及古田县九龙村。

孔十公迁居西滨镇七斗村,后裔迁居闽清县十二都桥头档。

八世林国机迁中仙乡歧尾村,后裔迁居永泰县盖洋乡赤岭村。

林国成迁居古田县樟上村。

十一世林清迁居闽清县学档村。

林文材迁居洋中镇官洋村,后裔迁居闽清县金沙镇前坑村。

十三世林仕通迁居古田县楼下村。

后裔林元清迁居南平市巨口乡慕坑村。

林文敏于明洪武七年(九牧井二房)率子章甫,迁永泰洑口,后迁永泰城关后街,传20世,250多人。

林玉珩、林文惠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由溪滨竹溪迁居闽清县金沙镇墘面村,今传18世,860多人。

林玉明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迁居闽清县金沙镇鹤林村,今传16世,450多人。

林盛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迁居闽清金沙镇鹤档村,传16世,1540人。

林人奇于清雍正年间由十九都龟溪(今汤川溪滨竹溪)迁闽清县穆源(今溪源)村,传14世,300余人。

(以上5人迁移据《福州姓氏志》)

汤川阳星村漈下林姓迁移

林必端由阳星村迁居南平剑津。

林必满由阳星村迁居福清高岭。

(二)汤川黄林金洋林姓迁移

林学蒙由霞坂迁居永泰。

林友盘于1949年随军入台湾高雄定居。

林光富迁居美国。

十九世孙林美洽迁德化杨梅镇。

(三)中仙剑溪村林姓迁移

二世林达三由剑溪峙峰(今峙坑)迁居永泰县。

林聪四长子迁居闽清县。

二十世林启充民国中后期迁居邵武。

二十一世林世山行民国中后期迁居顺昌。

林世光于1949年随国民党部队迁移台湾,后定居台湾南投县。

二十九世林政天迁居永泰县嵩口镇赤岭村。

(四)中仙乡华口村林姓迁移二世林星直迁居三明市沙县

十五世林世作迁居南平市顺昌县高坊村。

林世存迁居南平市顺昌县仁寿村。

(五)中仙乡善邻村林姓迁移

善岭村山坑村林传族、传旋、传方、传应、尚潇、尚义、尚聚、圣境、圣隆、圣万等于2000年迁居三明市将乐县高塘镇。

(六)西滨镇科竹村林姓迁移

二世意、志、石、坚、世、传等六房(约于明成化间)迁居南平市炉下镇、福州城南水西、闽清六都等地。

三世仁房迁居南平市太平镇埔头村。

后裔林达溪于明弘治年间迁居闽清县九都华山(今省璜乡山边村),生4子,今传19世,4400多人。(据《福州姓氏志》)

(七)洋中镇后楼村林姓迁移

林天养(闽林四十八世)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迁居闽清县金沙镇广坑(今广峰),今人口1600多人(《福州姓氏志》载:明洪武间迁,传25世)。

(八)新阳镇下桥村林姓迁移

信二公迁居福州闽侯县。

林正攀迁居南平市顺昌县高溪坂村。

林长昌、林长炎、林清华、林清河、林清金、林清杰、林自墩、林六七、林自德分别迁居南平市夏阳(今陕阳)高坑、南平市邵武市洪墩镇高坊村、上海市、南平市来舟镇、三明市沙县南阳乡、南平市顺昌县高溪坂、三明市梅列区洋溪乡、梅列区廖坑、沙县富口镇等地。

(九)新阳镇高士村林姓迁移

林发荣、林发基于民国末年迁居沙县高砂镇。

林安泉于1999年迁居将乐县高塘镇会石村。

(十)新阳镇夏阳村、龙益村林姓迁移

林大添迁居美国。

林文兴迁居厦门市。

龙益村林开标迁居南非,林其凤迁居香港。

(十一)坂面乡永坑村林姓迁移

香祠、路口二自然村,因建街面大型水电站成淹没库区,二村人口(包括林姓)于2004年初全部搬迁。林姓中林传智、林芳峰迁至泉州市洛江区双阳镇,林传均迁三明,林大埙迁泉港区。

(十二)坂面乡京口村林姓迁移

二十一世林凤准于民国年间迁居南平西芹。

林凤爵同时期迁居沙县。

二十二世林作佳同期迁居建瓯县七里。

二十三世林儒联迁居三明市。

二十四世林洪标迁居顺昌县。

二十五世林集焕、林集斌迁居三明市梅列区。

林集杰迁居南平市延平区。

(十三)坂面吾园村林姓迁移

八世林新盘于民国年间迁居四川成都。

林新坤、林新强于解放后迁居沙县洋口仔村(今属三明梅列洋溪镇)。

九世林正钗迁居顺昌县洋口镇。

(十四)西城镇联建村林姓迁移

十一世林永远为避壮丁,于民国间迁明溪县沙溪乡瑶奢村。

四、分布

全县林姓人口4028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6%,姓氏人口排序位于全县第2位。全县各乡镇均有林姓人口分布。其中以新阳镇居多,占全县林姓人口的14.8%;其次为坂面、城关、西城、台溪、中仙等几个乡(镇),人口均在3000人以上。各乡镇具体分布:

新阳镇5981人,分布在高士、中洋、夏阳、中心、下桥、双鲤、龙益、溪坂、瓷厂、池田等村。

坂面乡5669人,分布在下川、正山、吾园青坑、仁厚、京口、古迹、萧坂、永坑、蒋坑、后坑、大坪、坂面、华园等村。

西城镇3679人,分布在上源、玉池、山连、七尺、联建等村。

台溪乡3355人,分布在福廷坑、坑美、漈坑、台溪、玉涧、清溪、象山等村。

中仙乡3165人,分布在剑溪、华口、安宁、竹峰、善邻、西华、华阳、东华等村。

梅仙镇2729人,分布在下保、半山、登弟、南洋、坪寨、汶潭、梅营、玉石、源湖、乾美、梅仙等村。

洋中镇2673人,分布在后楼、水圳、漈口、龙洋等村。

联合乡2537人,分布在吉木、连云、联西、联东、惠州、云山、联合、下云、岭头、联南等村。

汤川乡2496人,分布在溪滨、阳星、白漈、黄林、香林等村。

西滨镇1327人,分布在科竹、双洋、华兰、三连等村。

管前镇1318人,分布在东上、柳塘、真地等村。

溪尾乡292人,分布在溪尾、长华等村。

尤溪口镇139人,分布在尤墩村。

八字桥乡12人,分布在龙湖村。

城关镇4925人,分布在城区、新阳、下村、园溪、石路、腾洋等村。

分享到: 微信朋友圈 更多
关闭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闽ICP备10207046号
Copyright© 2010 - 2015 尤溪县姓氏源流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尤溪县建设西街27号二楼 电话:13860597696 QQ:34243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