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处北纬25°50′——26°26′,东经117°48′——118°39′之间,与南平、闽清、永泰、德化、大田、沙县等县毗邻,面积342169.11公顷,辖8镇7乡。2006年末,全县总户数11.41万户,总人口418611人。
(一)
据《尤溪县志》载:夏商时,尤溪隶扬州,周时属七闽。秦统一中国时为闽中郡属地,西汉初为无诸闽越属地。汉武帝时为会稽郡南部属地。后汉献帝时设南平县,尤溪县属南平辖地。唐玄宗开元廿八年(740年),福建经略使唐修忠招抚尤溪流域的部落酋长高伏及其属民千余户,归附唐朝,尤溪方属内地。唐开元廿九年(741年)始建县,以境内尤溪为县名,属福州。五代南唐保大六年(948年)划属剑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6年)属南剑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福建行中书省,尤溪县属南剑路。延祐元年(1314年),南剑路改称延平路,尤溪县属福建行中书省延平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延平路改延平府,尤溪属延平府。尤溪县辖四乡八里,共50都。明景泰三年(1452年),割宝山里以西的四十至四十三都隶永安县;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又割径田、万定二里的卅至卅九都、四十四至四十八都隶大田县。时,尤溪县尚辖31个都,直至清代,仍属延平府。
民国2年(1913年)废府、州,福建省划分为4个道,尤溪县属建安道。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尤溪县直属于福建省。民国24年(1935年),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尤溪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福建省划分为8个专区2个市,尤溪县属第二专区(南平专区)。
1970年6月,尤溪县划属于三明地区(市)。
(二)
华夏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我们为之骄傲。华人都是炎黄子孙,一体血脉,有自己的姓氏,得以几千年繁衍不息。历代姓氏研究专家都认为,中华姓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氏族图腾”可能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古代谱学家又把许多姓氏的源头归根于炎、黄二帝。炎帝部落初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其子孙相当部分在中原定居,成为许多姓氏的祖先。黄帝部落也是由西北部入居于“轩辕之丘”,长期在中原活动,后代支脉繁盛,派生出许多姓氏。黄河、长江之间的中原,是古代得姓最多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长江被美称为母亲河,先秦以前的历史史跡多发生在这两河之间的中原(炎黄二帝之前的伏羲氏,风姓,活动中心亦在今河南东部的淮阳一带)。
姓氏是血脉的标志,是婚姻的纽带,也是国家的根基。姓与氏的产生有着历史发展过程,先是姓与氏有着不同的内涵,社会职能也不一样,而后姓氏合一,又出现许多郡望。“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夏商周)之后,姓氏合二为一,皆以别婚姻,而以地望贵贱。”(《通志·氏族略序》)受姓与得姓情况复杂,自古以来历史学者、姓氏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上世纪以来,以出土文物证实,远古时代在我国领域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祖先的氏族和部落,他们彼此间经长期的交往斗争,逐渐融洽、发展起来。作为区别族群的标志“图腾”出现以后,姓氏由少到多,最后渐渐定型下来。如果说姓氏起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代,那么,历史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可以说是华夏姓氏大发展时期,周至秦汉时期是姓氏普及和逐步定型时期。
在远古的氏族社会里,先民们靠采摘渔猎生活,谈不上科学知识,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自然物(动物、植物)或某种自然现象,把它们当作本氏族的保护神或祖先神(作为本氏族的名称或徽号),供奉崇拜它们,即为氏族图腾(现在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仍存在图腾现象)。有些氏族以该族图腾作为姓氏,如任、风、凤、熊。这类姓氏是中国古老的姓氏,数量不多。后来部分姓氏的图腾标志被地名所代替,有的归入其他得姓方式中,有的早已消失。
历史向前发展,到了中原仰韶文化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出现。社会中男子外出渔猎,女子在“家”种植作物和饲养家畜。妇女处于主要地位,掌握着分配权。当时的婚配是原始的群婚,子女只知谁是自己的母亲而不知谁是自己的父亲(《吕氏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生群处,知母而不知父”。)在母系社会中,为区分不同的氏族,便产生了不同的姓。如:
源于始祖母的某种遭遇或梦幻。那时科学落后,人们不知生育原因,因此对受孕作出许多奇异的解释,有的把受孕“原因”作为后代的姓。《诗·商颂》中说,商王的始祖契之母叫简狄,有娀氏,有一天在玄丘河中洗澡,恰好有只燕子衔着一枚鸟蛋飞过,蛋落下来,因为是枚五彩蛋,简狄把彩蛋拾起、含在口中,不小心吞下肚,后来便怀孕生下契,于是商王契便姓子(这就是上天派玄鸟——燕子生契的传说)。再如禹之母,因吞食薏苡而生禹,故禹姓姒。
源于女姓始祖生育的地点。如炎帝母安登生炎帝于姜水,故炎帝姓姜;舜帝母握登生舜于姚圩,故舜姓姚。
从女旁的姓都是很古老的姓,据史家推究,应该是产生在夏之前的蛮荒时期,如姜、姚、姬、妫、妊……
夏商周三朝,历史进入奴隶社会,阶级出现了。尤其是周朝,王室对有功的本族人或外族有功的将领封侯赐地,建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王族后代或国民,有的以其国名为氏,形成许多姓氏。如陈、郑、蔡、卫、宋、黄、许、蒋、沈、秦。
奴隶社会里,诸侯封给卿、大夫土地,还包括在这些土地上劳动的奴隶。他们有一定生活范围的采邑、食邑或封地(称邑),他们的后代在这些地方住久了,就以这些邑名为姓氏。有的以居处的环境特点为姓氏。如以邑名为姓的有:姚(姚墟)、嬴(嬴滨)、姬(姬水)、姜(姜水)……以居处环境特点为姓的有:水、城、郭、池、东郭、东闾……有的以先人的名或字号为姓氏。如:商第一君主名汤,其后代子孙以汤为姓。还有的以祖上谥号、爵位、排行、官职为姓氏,以及因赐姓、避讳、避仇而改姓。姓氏的产生一直延至秦汉。
中华姓氏涉及到历史学、地名学、人名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其来源多种多样,既有一姓多源,又有几姓同出一源,复杂的姓源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姓氏文化。千枝一本,万派同源,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具体到某个姓氏的渊源,姓氏研究者们一直都在探究,作为一门学术,可谓百家争鸣,有的姓氏起源已有共识,有的还在争论中。志中各姓渊源,有详有略,取自诸家,仅供参考。
(三)
古代华夏民族先民的迁徙流向,大体上是由中原向四周迁徙(主要是向东、南)。先民的南迁,最早在先秦时期,以后历代不断延续。从迁徙形式来看,既有大规模的群迁,也有零星的移民,既有朝廷强制性的迁徙,又有自发性的移居。中原地区开发早,人口增长速度快而耕地面积有限,剩余劳力需向外寻找出路;又因长期是政治中心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仍加之水旱等自然灾害及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人们为了摆脱苦难,希望有个避难场所,这就成为中原人外迁的主要原因。其次,中原的西、北方地理气候,不适应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原人,生存条件相对比较差,而且游牧民族早已占据那些地方,繁衍生息,势力不断强大。而大陆东南及岭南地区地广人稀,气候温暖,许多地方尚末开发,战事少,社会安宁。因此南方也就成为中原人的理想移居地。除上述两个原因外,也有的是因官职调迁、游学、经商、避仇、逃罪而留居南方。
据史载,秦灭楚后,于公元前223年南征百越,先由几万人深入岭南,再由10万人分水陆两路增援,直至占领番禺(今广州)。战后,大批秦军定居岭南,成为最早的大批南迁的中原人。接着,公元前214年,秦在岭南设三郡,强制60万中原人南迁开发岭南。秦廷采纳赵佗“求女无夫嫁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许其万五千人。”迁去一批妇女,与留守在岭南官兵结为夫妻,组成家庭。
汉代,中原人又多次南迁。据《汉书·武帝纪》载,为避战乱,“关中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据《三国志》载:“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其后“皆南渡江”,又一次大规模南迁江西、浙江、福建。
西晋末年,继“八王之乱”后,出现“永嘉之乱”,东晋时北伐失败,河南得而复失。两晋之际,几次大乱,迫使中原人随晋室大批向南移居。就以福建来看,“永嘉三年,中原动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闽书》)许多姓氏成为入闽始祖。
唐至五代,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有三次:一在唐初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陈敏和陈元光率兵南下福建,镇压闽之南部的“蛮獠啸乱”,两次计约七千多人64个姓(另有随军家眷40个姓),几乎全部落居于福建漳州(《漳州府志》)。二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中,“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资治通鉴》)。为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向南逃难。三在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率起义军(士兵和家眷多是固始人),带领数千人转战江南,后在福建福州建立闽国(《中国通史》)。50多年后闽国灭亡,这些人基本定居在福建沿海各地,后裔逐渐向闽之腹部迁徙,有的很快发展为当地的望族。
尤溪县地处闽中,开县时间较沿海各县为迟。根据《尤溪县志》和乡镇家乘宗谱记载,从晋到明,北方战乱频繁,河南和江淮一带不少人南迁福建避难谋生。他们先在闽江、九龙江、晋江中下游沿岸定居,之后逐步向附近地区扩展,其中一部分人迁移到尤溪县。从各乡镇谱牒资料看,尤溪先民入尤时间多在唐代至明代。最早的黄姓在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就迁移至尤溪。清代至民国以来入尤者多为经商、供职、避难而留居尤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1956年莆田(平海镇)、平潭等沿海各县群众六百人迁入联合、西滨、城关等地。从入尤的始发地来看,他们多是在沿海县、市定居后,子孙再迁居闽清、永安、德化、沙县、南平,尔后再由这些地方中转进入尤溪的。入尤时,先在与这些县毗邻的偏僻山村住下,后以之为中心点,向周围辐射,渐渐向县内中部迁徙。如与闽清毗邻的汤川、洋中,与德化、大田毗邻的坂面、新阳。许多姓氏在这些山村住下,逐渐向外播迁。如尤溪的东部和东南部的张、陈、蒋、黄、林、吴、池、谢、傅、朱、包、洪、胡等姓,他们的先祖都在汤川住过,而后再由汤川播迁开来。除此之外,也有直接从江西、浙江、江苏进入尤溪的,如包、熊、汤、符、刘等姓。早期入尤的姓氏,繁衍生息几代后,他们的后裔除了在县内继续迁徙外,同时也向县外播迁,从宋朝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过。
2004至2006年,因建设街面电站,居住在淹没区内的坂面乡街面、后禄坪、永坑等村的35个姓氏,迁移至本县城关西城等乡镇及泉州、福州、三明、厦门、德化、大田、永安、沙县、同安等地共6318人(其中县内4404人,外地1914人)。
据考古资料分析,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尤溪就有闽越族先民在境内繁衍生息和生产活动。尤溪境内不少村庄还发现入迁先民住下几代后,或外迁,或消失,只遗下以姓氏命名的地名或传说。由于缺乏立县前的史料,先民的具体分布情况不详。在这次姓氏资料搜集中,各乡镇也未能提供唐以前的情况,须俟今后进一步稽考,以期填补这一空白。
(四)
清道光九年(1829),尤溪县总人口194263人,1949年人口为144689人,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时统计为392759人。2006年底全县总人口418611人。
尤溪县现有姓氏169个。尤溪县各姓先民他们的根几乎都在河南(光州固始为多),入尤时多为单身或带有家眷。定居后渐渐繁衍,直至聚族成村,建祖立祠,成为入尤始祖。清末以来,入尤的姓氏,因为入尤定居时间迟,人口少,未能建祖立祠,且多分散居住在经济较发达、交通较方便的乡镇所在地,如城关、梅仙、西滨、西城。从民族方面来看,尤溪居民主要是汉族,其次为畲族(人口近1400人,钟性聚居在西滨镇的后坪,雷姓分布在新阳镇的双贵山和坂面乡的水部,蓝姓集中在中仙乡的吉安)。另外,还有少数回、壮、满、藏、朝鲜、彝族人,散居在县内。从人口的数量来看,万人以上的姓氏有:陈、林、张、黄、郑、吴、萧、王、蔡、罗、詹,共有人口25万多,占全县人口60%,其中陈姓人口最多,入尤的始发地亦多,现有人口共65100人,占全县人口的15.6%。5000—10000人的姓氏有杨、余、朱、刘、李、纪、蒋、胡、池、郭、谢。3000—5000人的姓氏有严、苏、周、叶、卓、曾、傅、邱、廖。1000—3000人的姓氏有:姜、梁、卢、于、洪、阮、魏、赖、何、田、庄、曹、许、包、乐、施、游。500—1000人的姓氏有江、柯、徐、欧阳(欧)、邓、钟、董、汤、潘、冯、宋、范、章、彭、雷、戴、程。其他姓氏都在500人以下。从分布情况来看,万人以上姓氏基本上各乡镇都有其聚居地,如陈、张,特别是陈姓每个乡镇都在千人以上。万人以下的姓氏聚居点比较集中,如赖姓(汤川)、魏姓(新阳)、许姓(坂面)、洪姓(溪尾)。百人以下的姓多是经商、婚嫁、供职后落户于尤溪,散居在城关及县内各乡镇。县内地势较平坦,面积较大,经济较发达、交通较方便的乡镇,人口多,居住也比较集中,且大姓居多。如西城镇,人口在千人以上者有11个姓,新阳镇有14个姓。这两个镇的姓氏都在100个以上,建祖立宗的姓氏都近50个。其次,由于历史原因和尤溪地形地貌属于丘陵山地,因此独姓成村的情况亦较普遍。
在谱牒宗祠方面,建谱较早的是陈姓,始纂于宋乾德二年(964),但已佚失。现存最早谱牒是黄姓,纂于宋宣和二年(1120)。多数姓氏在明清时期修谱。保存始纂宗谱的姓氏不多,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洋中桂峰《蔡氏宗谱》和梅仙乾美的《紫阳朱氏建安谱》。其他姓氏的谱牒即使保存下来,因年代远湮,保管不善,或虫蛀,或霉烂,亦仅断简残篇,残缺不全,以致不少姓氏追述不清入尤始祖的姓名和始发地。更多姓氏的谱牒家乘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尤溪县各姓中立祠较早的有城关后山儒林里张氏和汤川奎峰陈姓(均在宋政和年间)。保存较好的宗祠有洋中桂峰蔡姓和中仙池姓,而大部分宗祠毁于“文革”中,或移作他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姓氏为了追根溯源,敦亲睦族,陆续重建或整修了宗祠,本着继承传统,剔除糟粕,亦先后重(续)修了族谱。
这里特别要提到,建县前尤溪先民已经在境内建筑寺庙。如坂面普济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台溪剑门庵始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西城玉池罗汉寺始建于唐永隆元年(680年),汤川北洋龙兴宫、坂面大演禅峰寺等等,都在建县前就建成。由此也可证明,早在建县前已有先民在这些乡村繁衍生息。但为什么没形成族群,后来又迁移到何处去?这些情况有待于我们去追寻、去考证、去探究。
(五)
姓氏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社会发展进化的产物。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先是“氏族图腾”,后是“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隐公八年》),最终姓氏成为华夏族人根的标志(符号)。姓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传统风俗诸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尤溪先民刀耕火种,勤劳俭朴,栉风沐雨,开辟出这片美丽的土地。生息劳作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的先民,不论大姓小姓,无论务农经商,在建设尤溪,创建社会文明进步中创下了丰功伟绩,值得后代子孙铭记。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应该继承和发扬先人的美德,团结一心,建设新尤溪,构建和谐社会。尤溪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