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明珠,千年古县。
距离尤溪县城约20公里,有一个山青水秀、风景宜人的村庄,叫双鲤。
这是深藏在群山怀抱之中的一个村落。有着1000多人口,十几个姓氏人家在这里世代居住繁衍。双鲤村海拔500多米,水流西城方向,方言与城关相近,故在解放前划归“六都”范围。
双鲤村,源于水尾溪中两块巨石形似鲤鱼而得名。
村中有一座廊桥,名叫见龙桥,桥头立有一块石碑,上有里人卢兴邦所题:“公馆峡十二景”。其实讲“公馆峡十二景”,并不准确,因为有些景点并不在公馆峡范围,故叫双鲤十二景更为妥贴。
卢兴邦,何许人也?
这是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因为双鲤十二景与其关系密切。这位兴旺于斯、衰落于斯的卢氏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又颇具争议的人物。但要对卢氏准确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的是非成败历史自有评说。如果用军阀领袖、地方霸主、一代枭雄来描述他也许比较合适。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当年“公馆峡十二景”,有的还风彩依旧,有的是面目全非,有的已灰飞烟灭。我在老人的记忆中,残存的建筑里,模糊的石刻间,找寻岁月的痕迹,并把它们记录下来,以飨世人。
牛麓晓烟
双鲤村位于闽中常见的河谷中,小河从村中穿过,两边阡陌纵横,房屋散落。就在村子的中部,有一块平坦的“洋面”,北边有3座小山从大山脉中延伸而出,东、南面各有1座小山成合围之势。五座小山形似五头犍牛,或饮水河中,或疾奔下山,或角力斗勇,故有“五牛山形”之称。
民国时期,闽西北军阀领袖卢兴邦看中此地瑞气呈祥,风水集聚,便选择五牛山麓大兴土木,建造豪宅,村里人称“卢公馆”。“卢公馆”坐北朝南,规模宏大,气象非凡,面前是一大片农田,小溪象玉带一样飘过。此后卢氏风生水起,飞黄腾达,终成闽西北地方霸主。
又是一年春来到,天空刚刚破晓,天气乍暖还寒。牛形山麓,田地里水气升腾,溪面上轻雾飘散。勤劳的男人们已经在温暖的被窝里躺不住了,或在维修农具家什,或在劈柴担水,有的已下地播种一年的希望。主妇们也已早早起床,扎起围裙,围着灶台生火做饭。这时,村里家家产户炊烟袅袅,饭菜香味弥漫空中,衬托着五牛山上的青松翠柏,好似一幅山水图画,令人赏心悦目。
有诗为证:
淡锁轻笼却有情,能教山色半阴晴。
林梢一角缆微露,又见晨炊缕缕生。
鲤潭夜月
一条小溪从村子的东面向西边流穿而过,当它流经中部的时候,正遇上两座牛形山在这里合拢,猛然收窄,顿成峻峭之势。双鲤村由此分为前、后洋,上游为“后坑仔”,下游叫“前洋坂”。溪流也在这落差中跌宕而下,成为河道中最为壮观的一处。
河道中有两块巨石,形似鲤鱼。一条鲤鱼游在水中,摇头摆尾,溪水从鱼身两侧流过;另一条鲤鱼昂首跃腾,逆流而上。两块巨石,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流水在石壁中冲出一个水潭,面积几十平方米,深二三米,故为“鲤潭”。
鲤潭边上,有两座水车,这是解放前卢兴邦家用于碾米、榨油的地方。当年,这里的水车吱嘎吱嘎日夜响个不停,一担担白花花的大米从这里送往富裕人家。蒸茶饼的炉火烧得通红,榨油工人一声声吆喝,一桶桶亮晶晶的茶籽油便被挤压出来。后来村里有了电,就不再用水车碾米了,水车废弃不用,年久失修,两座厂房都倒塌了,只留下残垣断壁,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
鲤潭的两侧是悬崖峭壁,建有文昌宫和食杂商店。鲤潭的上面便是见龙桥,联结两边来往的道路。当人们走在石板路上,可听到鲤潭哗哗流水,震耳欲聋,潭中升起的水雾飘在空中。如果是在风清月朗的夏夜,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坐在廊桥上小憩,静静地望着鲤潭,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聆听涛声阵阵送来清凉,心情是何等舒畅快意!
在诗为证:
一望真成白玉渠,随波荡漾有双鱼。
嫦娥底事来相照,遮莫凭传尺素书。
玉溪钓雪
流经双鲤村的小河分别发源于上游的大建、大坋两个村庄,在刺口这个地方汇聚成小溪。小溪约有5、6米宽,常年流水不断,滋润着溪谷里的农田。一般村里人管小河叫“溪”,小一点的叫“坑”,再小一点的就叫“沟”。小溪好像没有什么名字,好在双鲤没有第二条溪流,所以大家都知道就是这条溪了。
原来的小溪弯弯曲曲地向下游流去,到了公馆峡的时候,沿着五牛形山脚拐了一个大弯再折回头。卢兴邦选中这里兴建公馆,为了做“风水”,便把门前河道和小路往南边移,并开浚了一方面积十来亩的池塘。如此一来』、溪就象一条玉带围绕在公馆的前面,因此,就有了“玉带环溪”的说法。
当溪水再往下流经几百米,便来到了狭窄的水口处,卢兴邦特地在此处人工挖筑了一个水潭,意寓无数财宝被留住“宝库”。溪水通过一个巨大的石槽流人潭中,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溅起无数的浪花,好似雪片一般。水潭的右边是双鲤学校,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玩水学游泳的好地方,男孩们一下课便都到了潭里尽情嬉水。有胆大的孩子从潭的上面往下跳,“扑通”一声扎下去,过了很久才冷不丁从一个角落钻出来,惹得孩子们羡慕不已。
有诗为证:
浪花怒吼雪花飞,且把孤舟泊钓矾。
尘世生涯何处托?一囊诗卷共蓑衣。
金井溺泉
就在见龙桥左岸桥墩附近,有一股清泉汩汩流出,这便是“金井涌泉”。
沿着石阶下去大约走二十几步,拐个小弯,便来到井边。水井也就一米见方的样子,一部分是往石壁里凿成的,井边用石块砌起一方小平地,井面离溪畔大约1米多高,现在已经看不到栏杆了,料想原来是有石制栏杆围起来的,故有“石栏绕井”之说。
山泉出水在农村并不少见,但此处泉水常年不断,水量充足,实不多见。但见清澈的泉水在洞里飞溅,哗哗的声音在耳边喧响,流出的泉水晶莹透亮,丰盈充沛,甘甜纯美。井边的小草鲜嫩丰饶,水面的青苔葱绿绵滑。无论春夏秋冬,她都是这样温情脉脉、微烟袅袅。
这上天赐给的玉液琼浆给村民们带来了清凉和滋润。附近的学校、药店和村民都到这里挑水饮用。后来,又有下游村民从这里引水,人们用毛竹管,打通节疤,上下连接,大头套小头,大管套小管,一直引到家门口、房屋后、水槽边,再后来就用塑料水管了。学校的小学生,一到夏天也经常到这里喝水,两手一趴,俯下身去,吹一吹井面的青苔,如饥似渴地大口喝起来。后来,由于附近没人居住,疏于管理,水井便荒芜了,甚至有人还往这里倒垃圾,于是,不知何人索性就用水泥石块把井封了起来。
今年春节回家,听村干部说,准备修复水井,感到十分欣慰。相信金井一定会恢复往日的清澈,用她甘甜的泉水滋润田地、造福村民。
有诗为证:
旱来无涸潦无倾,一水常教井底盈。
输与园公长灌溉,竟朝不断辘辘声。
桂宫星彩
在见龙桥左侧桥头,有一建筑,名叫“文昌宫”。从河对岸望去,就象一座悬挂在崖壁上的小宫殿。
“文昌宫”倚山势而建,共有三层,为单檐歇山顶建筑,由主殿、寮房和偏房所组成,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主殿成方形,前殿为寮房,是祭祀时的主要活动场所,偏房为斋膳房。文昌宫青瓦白灰,飞檐翘角,虽年代已久,其木质门窗,栋梁仍保存完好,只是杉木地板已被磨得凹凸不平。
文昌宫的主殿,不过十几二十平方米。现在文昌宫供奉的神像早已不知去向,有人说是卢公禅师,也有人说是朱文公像。从“文昌宫”名字来看,供奉的应该是朱文公。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装饰摆设精致严谨,绚烂眩目,彩柱落地,楹联片片。主殿挂满了男女香客献赠的,有着绣花描金的金桥、龙帐,供桌上丰盛的水酒、糕点,一盘盘、一碟碟,香味四溢。香客们神情专注,络绎不绝。
文革后,这里的主殿便成为村里唯一的理发店。男人们都要到这里来剪发剃须,唯有婴儿满月,老师傅才会带着理发工具上门服务。二楼则成了村卫生所中药加工贮藏的地方。一楼是诊所和药房,村里人若有个小病小痛都要到这里就诊、拿药。
“文昌宫”的脚下便是鲤潭,哗哗的溪水日夜流淌,飞瀑四溅,雾气氤氲,更给这座宫殿凭添几分神秘和肃穆。
在文昌宫不远处,有一棵木樨树,根深叶茂。每到秋天,花朵绽放,香飘四野,弥漫空中,在村子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浓郁香味。但村里人不爱惜,一到开花季节,就连枝带花折走,又由于木樨树皮和树根皆可人药,被剥得遍体鳞伤,后来不知哪天树就枯死了。人们每次经过这里,好像都能闻到木樨树淡淡的芳香。
有诗为证:
一天星斗焕文章,权把白云作帝乡。
此去瑶宫应不远,满山闻得木樨香。
云阁书声
见龙桥的右岸,有一组当年算得上村里最漂亮的建筑,这便是双里学校。
双里学校是卢兴邦于三十年代兴建的。卢兴邦本人出身贫寒,识字不多,但对兴办教育却十分热心。学校占地2、3亩,是一座四合院的建筑,中间是一个天井,两边有6间教室。除了教室外,还有一幢宿舍和膳房。学校周边的环境也很美,门口有两个花坛,栽种着月季花,门前两棵大柳树小孩子都抱不拢。春天到来的时候,月季花开,柳条发绿,款款垂下,柳絮随风飘扬。解放前附近几个村庄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远一点的还可寄宿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实行“三免”,即免学费,免住宿费,免伙食费。
学校虽然不大,再加上年久失修,有时还漏雨,但这里孕育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有时逢雨天上课,孩子们就一边听着老师讲课,一边听着天井里淅沥淅沥的雨声,一下课就光着脚到天井里踩水打闹。冬天来临的时候,阳光照在教室的走廊上,学生们就挤在走廊墙壁上挤来挤去,笑声、书声伴随着鲤潭里的流水声,飘荡在山村的上空。
这所学校一直沿用到70年代初,由于小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几间教室已不能满足,村里才把它拆除,新建了二层土木结构的新教室。后又在铜盘庵修建了双鲤初中,附近4个村的学生一般都在这里念完初中才升到乡镇或县城中学。
双鲤村秉承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再穷的家庭也要让孩子上学。77年恢复高考以后,本村有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这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村里专门为他放映了一场电影,还宴请了一餐,这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村里经济虽然困难,还是制定了村规,给考上大学的孩子几百块钱的奖励。从此以后,村里每年都有孩子考上大学、中专。有人作了统计,现在全村有270多人考上大中专后在外工作,甚至还有念硕士、博士的呢。
有诗为证:
黉舍不为茂草场,先贤泽被海滨长。
巷南巷北声盈耳,种子读书尚未亡。
雪桉蛟腾
从鲤里村往南面望去,有一座山脉绵延起伏,宛若蛟龙翻腾,这便是“南山”。
双鲤村深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南山是村子周边看得见最高的山,从拱桥坑一直到青坑,绵延数十里。南山看似不远,走起来要二三个小时才能到山脚。如果要走到山顶,起码要半天时辰,村里也很少有人来到山顶。
南山的山脚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好象一幅山水图画;中部是一片片毛竹林,一杆杆毛竹密密匝匝地分布,末梢稍稍向一边优雅地弯去,片片相连形成的竹海郁郁葱葱、青翠欲滴,一阵山风吹过,发出阵阵涛声。每当春笋出土的时候,村里解禁,集中采挖,山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上部便是针阔叶林,林间射下道道阳光,与被树干树叶挡住的阴影形成反差,雾和水气仿佛在林间流动、氤氲、闪烁,就像和光影一起在交错、转换、升腾。
远望南山,四季变幻尽在眼前。春天到来的时候,山上的树木嫩叶初绽,栲树、椎栗、油桐花朵盛开,漫山遍野呈嫩绿色和淡黄色;转眼到了夏季,山上的颜色越来越深,就变成了黛青色;金秋送爽,霜染红叶,穿插林中,色彩斑琅;每到深冬时节,某一个早晨醒来,抬头望去,南山已是银装素裹,阳光照射在山顶上,闪着耀眼的光芒。
有诗为证:
横如青玉桉平铺,山色临轩似画图。
更有孥云蟠石势,恍从幽壑到天衢。
虹桥龙见
话说五牛山形,其中两牛相遇,形成合拢之势,锁住水口,玉带溪便在此处倾泻而下。就在水口处有一廊桥,就叫“见龙桥”。
“见龙”两字,见于《周易》乾卦中,有“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之句。寓意为:有志之士可以在民间活动,但是要与大人物见面接触,寻求帮助,这样才有利。此名是不是卢氏所取,尚无法考证。
据村里老人说,见龙桥原来是座拱桥,始建明代。既是拱桥,一定是由石块拱砌而成。所以村里人都叫这里为“拱桥头”。
现在的见龙桥,是座风雨廊桥,全长约30米,高约4米多。单孔径跨约14米,底部由12根大杉木铺成,桥面由小石子铺就。廊桥由杉圆木三层纵横架叠而成,桥屋8开间,悬山顶,两侧有遮阳板和长椅栏杆,桥的两头各建有一座约20平方米的桥头堡,是通往城关、大田、永安的道路。桥的一端有四块石碑,一块刻有“公馆峡十二景”,一块为通行路线碑,一块为“公馆峡旧地”,另一块写有“见龙桥”三字,标明“癸亥十二年良月吉日信官卢兴邦重造”。
三十多年前,这里还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之一。那时农村没有什么文化活动,也没有电视机,甚至收音机都是稀罕物,村里人有事没事都爱到“拱桥头”坐一坐,聊聊天。特别是夏天,廊桥上凉风习习,桥下流水潺潺,鲤潭薄雾轻飘,人们靠在廊桥的靠背上,或躺在廊桥两边的椅子上,手里摇着蒲扇,睡上一个小午觉,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失。
傍晚时分,残阳似血,耀眼的光线好象从桥下照射过来,飞架的廊桥更象天外神物,横空出世,长长的廊桥就象彩虹一般,倒影映在水中,慢慢地融入夜色之中。
有诗为证:
隐隐飞桥夕照边,几重栏循几回旋。
何来神物盘云际,添与长虹作蜿蜒。
峡里流丹
卢兴邦在鲤里“公馆峡”的建筑是一组建筑群。从峡顶一直到卢公馆,层层叠叠,一泻而下。
峡顶有两座小山,原来是独立隔开的,两座小山就是“五牛山形”的两头牛,人称“两牛角力”。后来,卢兴邦为了做“风水”,用土方把峡口填垒起来,并把原来通往县城和大田的小路绕开房屋顺着门前溪边往前洋坂走。
最顶上的房屋是卢兴邦在双鲤的第一间祖屋,叫“同仁堂”。为二进式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堂装饰精美,花木扶疏。太师壁上悬挂着卢兴邦肖像,前置古几桌。沿垂带踏跺而下为天井,中置甬道,两边以厢房连接。接下来,依势而建的房屋是卢兴邦地方武装的兵营和仓库。
在这组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卢公馆了。这座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占地面积31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式单檐歇山顶土木砖石混合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下堂,三厅堂之间留有四方天井,取“四水归一”之意,天井左右各有三间厢房,周边有回廊相通。三厅堂左右各有两幢横厝,由六个过水亭相衔接,四周筑有围墙,厚达几十厘米。卢公馆正堂为主人居住的主屋,左右两侧建有一座高出中轴主体建筑的土木结构的三层楼,两楼对称,形,同姐妹,俗称“姐妹楼”或“绣花楼”,为卢家小姐读书女红之用。公馆两侧,各筑有碉堡,留有细长的嘹望窗口和横七竖八的枪孔。卢公馆的正门是一个石拱门,厚厚的门板用铁板包裹,上书“金瓯世荫”四字。两边门联为“金龙形结五牛相,玉带飘扬双鲤朝”,把公馆峡的月光尽纳其中。
“公馆峡”整组建筑,依山而建,布局精巧,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建筑采用白墙灰瓦,飞檐翘角,重要部位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地面多用石板或石块砌成,排水设施一应俱全。周边建有高高的围墙,各色花草遍植庭院广场。山上的松柏青翠挺拔,太阳从一颗颗树尖之间射下一道道明亮的光线。当夕阳渐渐转换移动,照在公馆峡建筑顶上的时候,一片金色,闪耀光芒,整个峡谷就像铺上一层彩色的地毯。
有诗为证:
绿水青山郭外斜,门临红树是侬家。
恍从画锦堂前过,曳绮晴空正落霞。
月中捣药
在见龙桥头的右侧,有一排建筑,主要是客栈、商店和药店。这里是古时候通往新桥的必经之路,曾经也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村里人有个病痛,买个针线,打个酱油,扯个花布,都要到这里来。即使没有什么事,也喜欢到这里来走一走、聚一聚。人们习惯称这里为“拱桥头”。
就在这排建筑中有一间药店,是解放前村里唯一的药铺。据说开药店的郎中是个小姓,也是外乡人,其医术世代相传,在附近小有名气。
这间药店现在已不复存在了,其子女也多外出工作经商,给人的印象已很模糊了。但人们走过这里,仿佛看到一位老中医坐堂其中,微微地闭起眼睛,轻轻地把脉,关切地询问,细细地张望,最后毛笔一挥,龙飞凤舞,一剂药方就开好了。随后,草纸一铺,厘顶(克称)一称,唰唰唰,几贴中药便妥妥贴贴地包好推到你面前。
时常回响在村里人耳边的还有药铺捣药的声音。药店往往在遇到坚果和块状药材的时候,就需要用药钵把药捣烂捣碎。这是一种用生铁铸成的凹形容器,形状有些象小船,把药材盛放在里面,再用一个圆形的铁轮子,双脚踩在轮子的横档上前后滚动,直到把药捣烂碾碎。那药钵“咣噹咣噹”捣药的声音在寂静的山村可以传出很远很远。
有诗为证:
何必丹经九转成,蟾宫仙窟自堪营。
元霜清夜殷勤捣,玉杵声中月正明。
铜盘丹龟
铜盘庵,位于双鲤村中间地带,背靠蜿蜒低山,面前水田相连,小溪潺潺流过。
据说铜盘庵始建于宋朝,后经几度重建。文革前的铜盘庵是由附近10个自然村共同捐资兴建而成,民间叫“十境”合建。那时的铜盘庵周围没有其他建筑,后面是高大的树林,面前是一片农田,一条石铺小路沿溪边绕庵而过,正对小门有一条小路穿田直通门前台阶。铜盘庵的建筑虽然算不上金壁辉煌,雄伟巍峨,但灰白的墙壁,嵌搭的斗拱,飞架的屋檐,青色的瓦片,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飘散一缕袅娜的香雾,传来一声清脆的钟声,给人一种神秘、神圣的感觉。
铜盘庵里供奉的是卢公祖师,村里人都叫“卢公爷”。传说卢公爷确有其人,早年在靠近南平的联合乡上云、下云一带打长工。此公生活习惯与众不同,只吃素,不吃荤。所作所为令人刮目相看。东家知道他不吃荤的习惯,把泥鳅干煎后裹上红糟给他下饭,他就把泥鳅干放入田中,于是田里就生出许多红泥鳅。上云村田边地头芦苇丛生,劳作起来十分费工费力,他就把芦苇连根拔起,往下面一个村庄下云村一扔,于是上云村便没有了芦苇,而下云村则芦苇密布。还有,他种植的葫芦长出的瓜非常之大,掏空后可以当“香堡”(一种迎佛活动盛装香火的容器)使用,如此硕大的葫芦瓜绝不多长,只待到“香堡”使用坏了,这一带又长出一个,如此这般代代相传。
铜盘庵在附近几个村庄小有名气,每逢春节、端午节、七月半来这里朝拜烧香的人络绎不绝。殿堂挂满了“金玉满堂”、“有求必应”的幔布、幡条,烛台上点着闪闪摇曳的红烛,香炉里插满又长又大的高香,新添的油灯剔透清亮,男女香客顶礼膜拜。
如今的铜盘庵,已经不是这般摸样了。原来的庵在文革“破四旧”中已被拆除,卢公祖师神像也不知丢弃何方了。庵被拆除后在原址建起了“团结”生产队的仓库。农村包产到户以后,生产队体制解散,仓库也被变卖,由原“十境”人士牵头重建现在的铜盘庵。如今的铜盘庵已经淹没在民居之中了,公路从面前通过,汽车、摩托车的喇叭响个不停,面前的农田也已今非昔比,前些年的一场大洪水把农田冲得荡然无存,在一片废墟之上建起了村民集中安置点和双里学校,这里已成了双鲤村最为热闹的地方。每逢节日做法事的时候,庵里的诵经声和学校里的朗朗书声混合在了一起。
有诗为证:
铜盘胜境最堪传,老柏萧森拜庙前。
中有色身长不坏,家家香火结因缘。
龙峰仙亭
龙峄仙亭,位于后坑,从前洋坂往上走,大约1个小时的路程,再往上翻过山顶就是另一个村庄中心村了。途中有一个自然村,多为于姓村民居住。这是一条泥土山路,两边树木葱茏,杂草丛生,要是雨天,山路泥泞,还不太好走。
龙峄仙亭,又名五龙亭,已在文革中被毁,现存的只是一片废墟。我们只能从残存的遗迹中和老人的记忆中找到当年五龙亭的模样和它的辉煌。五龙亭的历史并不长,建筑也不大,占地大约200多平方米,单层木结构。面阔五间,正堂较宽,屋顶青瓦覆盖,飞檐翘角。亭的前埕较大,可容纳几百人。这里虽然离村庄较远,但还是香火旺盛,附近几个村子都有信众到这里烧香跪拜,添灯加油,问卜求签。每逢重大节日,必从这里举行“迎佛”活动。孩子们打着彩旗,大人们抬着“马仙”,挑着“香堡”,队伍在村里招摇游走,炮声隆隆,鼓乐齐鸣,震耳欲聋。
五龙亭供奉的神像叫马仙。也不知是何方神圣,反正是民间信仰,无所谓追根究底。据说,马仙原来并不在此地,而是供奉在“祈斗亭”,而且香火不断。祈斗亭建在一个山顶之上,山下居住着黄姓人家,每逢做法事的时候,不断有爆竹锣鼓声侵扰,而且对黄家的风水有影响,黄家人便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把马仙背到一个叫“五龙亭”的地方,并暗中放出风声,说是马仙看中此风水宝地,自己“飞”到这里安身落户,后又鼓动信众在这里建起了“龙峄仙亭”。
沿着山路缓缓向上走去,便来到龙峄仙亭旧址。眼前是数座低矮的小山包,在薄薄的云雾中好似海中小岛,蓬莱仙境。但见遗址空地上长出的小树有碗口粗壮,只有高高的青草好象在寒风中诉说着庙宇的兴衰。
有诗为证:
恍似蓬莱岛屿连,翼然天半一亭悬。
丹砂药龟神仙事,不学神仙且祀仙。